各部门、各单位:
应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和科研处邀请,华南理工大学郑倍雄教授/特聘研究员将于10月16日为我校师生做学术讲座,欢迎广大师生参加!报告的具体安排如下:
报告主题:可转向天线(Rotatable Antenna)技术——智联6G通感
报 告 人:郑倍雄(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16日(周四)10:30-12:00
报告地点:通院大楼106会议室
报告摘要:智能可转向天线(Rotatable Antenna, RA)是一种新型天线架构,能够通过动态调节天线视轴方向,以增强无线感知和通信性能。相较于传统固定式天线,智能可转向天线可通过机械旋转或电子控制灵活调整阵元视轴朝向,从而挖掘天线阵列新的空间自由度,以改善信道条件、扩大覆盖范围、有效规避干扰、提升感知精度。本报告将系统介绍智能可转向天线技术,包括其硬件架构和应用前景,并重点分析其在干扰规避、覆盖扩展和目标感知等方面对通感性能的提升。报告还将探讨可转向天线系统的基本模型和关键挑战,包括扫描调度、信道估计、视轴朝向优化及可转向天线配置等问题。此外,报告还展示了可转向天线系统的原型机(获IEEE/CIC ICCC 最佳demo奖),验证了其在无人机目标探测与追踪中的有效性。该原型机的低成本优势为低空经济中的通感一体化系统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实现路径。凭借灵活的天线转向能力以适配未来通感需求,智能可转向天线有望成为6G时代构建智能、可靠且灵活无线网络的关键使能技术。
报告人简介:郑倍雄,华南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曾入选德国洪堡资深学者、国家海外引才专项和广东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此外,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以及连续四年(2021-2024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目前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和《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编委以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客座编委。近期提出了智能可转向天线技术(Rotatable Antenna, RA),已发表IEEE期刊论文70余篇(第一/通信作者35篇),IEEE会议论文27篇(第一作者14篇),谷歌学术引用1.1万余次。获得IEEE通信学会亚太地区最佳杰出青年学者奖(2025)、IEEE海因里希·赫兹最佳通信快报奖(2022)、IEEE通信学会最佳教程论文奖(2023)、广东省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广东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2)、IEEE/CIC ICCC最佳demo奖(2025),IEEE ICNC/WCSP/Ucom最佳论文奖等。
特此通知。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科研处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