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西安邮电大学校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出更大贡献,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要求,经研究决定,在前期报名宣传和学院选拔工作基础上,学校定于20255月份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现将本届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促进中外科技交流,举办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打造世界大学生创新教育交流合作国际大平台。积极举办海外区域赛,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和萌芽赛道。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三)同期活动。即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

五、组织机构

(一)校赛由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主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二)校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校赛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担任校赛组委会主任,大赛组委会成员由教务处负责人牵头,各学院分管竞赛工作副院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校赛设立专家委员会,由教务处处长担任主任,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3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入围校赛的项目由各学院汇总后加盖公章报教务处。

七、参赛方案

大赛参赛方案具体要求详见附件。我校符合参赛条件的赛道有: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各赛道具体参赛方案和要求等详见附件1-3。各学院、各参赛项目特别注意,本届大赛主赛道参赛方案与去年相比有所变化,项目类别增加了5类,共分为新工科类项目、新医科类项目、新农科类项目、新文科类项目、“人工智能+”项目、“低空经济”项目“生物技术”项目“量子科技”项目“新能源”项目“新材料”项目

各学院须按照本届大赛的参赛方案,梳理各项目在项目类型、项目组别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督促各项目团队按照最新要求重新确定项目类别、项目类型、项目组别等。各学院在提交推荐入围校赛项目材料时,务必按照新变化更新后提交。

八、赛程安排

根据《关于举办西安邮电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要求,各学院已经组织完成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线下报名和评审选拔工作,关于业赛道参赛安排,学校将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后续工作安排另行通知,请各学院按照“产业赛道”参赛方案(见附件)动员师生积极准备。现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校赛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1. 网络报名

59日起,各学院组织院赛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网络报名,“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凡是前期在各学院线下报名的项目,均须全部在网络正式报名,学校将以网络报名数作为考核各学院参赛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校赛网络报名时间截止511日。所有参赛项目网络报名完成后,方可具备推荐校赛资格。

2. 推荐校赛项目

学校将根据各学院实际参加学院选拔赛项目数量、报名指标超额完成情况、2024年省赛获奖情况等,综合考虑分配各学院入围校赛项目名额,具体规则如下:

各学院综合考虑学院选拔赛结果、重点培育项目、学科特色优势项目等情况,按照实际参加选拔项目总数30%的比例推荐入围校赛项目(主赛道和红旅赛道项目均按30%比例分别推荐,四舍五入确定项目数,不足1项的按1项计)。超额完成报名参赛任务的学院,在以上推荐数目之外,奖励校赛推荐名额;在2024年获得省赛金奖和银奖的学院,奖励校赛推荐名额。具体奖励规则如下:

1不同赛道每超额报名参赛5项,奖励超额的赛道1个名额;

2各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赛中,每获得1项省级金奖,奖励1个名额;每获得2项省级银奖,奖励1个名额,仅获得1项银奖的,按1个名额奖励。奖励名额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如何分配给主赛道和红旅赛道,并将奖励名额分配情况说明提交教务处。

各学院校赛推荐项目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不含2025年校级重点项目,重点项目直推校赛且不占用学院指标)。原则上,各学院按照各赛道指标配额分别择优遴选推荐项目(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校赛参考)。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有必要对不同赛道之间推荐数目调整的,请向教务处提交推荐指标调整说明(院领导签字,盖院章,与奖励名额分配情况一同提交),调整方案由学院自行确定,但推荐项目总数不能超过总指标数。请各学院于51212:00前将推荐参加校级选拔赛的项目名单(附件5,按质量排序,校级重点项目包含在内并备注“校级重点项目”)电子版发送至cxcyxy@xupt.edu.cn,纸质版签字盖章后交至长安校区西区办公楼203室。

3. 校赛选拔

学校对入围校级选拔赛的项目团队和指导教师开展培训,提升项目质量。通过举办校赛初赛、校赛决赛,评选出校级获奖项目,同时产生拟推荐参加省赛项目

校赛初赛516日前完成,校赛决赛530日前完成。校赛初赛、决赛具体事项届时另行通知。

4. 推荐省赛项目

学校对拟推荐省赛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打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省赛的相关要求,通过评审确定最终参加省赛的项目。

九、奖项设置

校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具体奖项设置规则如下:

各学院推荐参加校赛的项目全部进入校赛初赛选拔,评选前40%的项目晋级校赛决赛,60%的项目评为校级三等奖。晋级校赛决赛的项目全部参加校赛决赛选拔,评选前40%的项目作为校级一等奖,后60%的项目作为校级二等奖。

院赛奖项设置以鼓励学生参赛为原则,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参与奖),并发放获奖证书。请各学院自行确定奖项设置方案,并将获奖名单excel电子版于516日前发送至cxcyxy@xupt.edu.cn

十、其他

校赛推荐项目的各项目负责人加入校赛QQ群(群号:727168125),便于通知比赛相关内容。入群申请请填写项目负责人姓名,否则不予通过。

未尽事宜请联系: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王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 029-88166164

附件:

1.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高教主赛道方案

2.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方案

4. 学院校赛推荐项目名额

5. 学院校赛推荐项目名单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202558

下一条:关于向全校征集行业特色培训课程方案的通知

关闭页面

雁塔校区

电话:029-85383106

邮政编码:710061

雁塔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

长安校区

电话:029-88166105

邮政编码:710121

长安校区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18号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西安邮电大学 2011- 中国西安长安南路563号 陕ICP备05001585号-1